一. 步驟
1. 前處理:先將樣品用手或剪刀破碎至最小碎片
2. 準備 250 mL 小燒杯,洗淨後置於 115 度 C 烘箱 15 分鐘 ( 乾燥 )
3. 小燒杯乾燥後取出稱重為W1,將樣品約 5 ~ 10 克倒入,稱重為 W2
4. 立刻將樣品及小燒杯置入 105 度 C 烘箱,等半小時後稱重為 W3
5. 重複步驟3~4,直到重量不變為止
x. 公式
食品中水分 % = ( W3 - W1 ) / ( W2 - W1 ) * 100 %
二. 結果
1. 樣品 ( 瑞穗吐司 ) :8 g
2. W1 = 102.81 g
3. W2 = 110.73 g
4.
5.
實驗
2014年6月9日 星期一
2014年5月11日 星期日
食品中有機酸含量之測定
一. 目的
以鹼液配合適當的指示劑,以滴定定量食品中之酸度
二. 原理
1. 有些商人為了降低成而將果汁加水,降低了原汁的濃度,添加食品級的有機酸及糖,以調整糖酸 比。
2. 主要酸性來源
果汁 → citric acid ( 檸檬酸 ) → 柑橘類果汁
→ tartaric acid ( 酒石酸 ) → 葡萄汁、萄萄柚汁
食用醋 → acetic acid ( 醋酸 )
牛乳 → lactic acid ( 乳酸 )
三. 材料與設備
果實或果汁、0.1N氫氧化鈉 ( NaOH ) 溶液、蒸餾水、酚酞指示劑、海砂
滴定管、滴定夾及鐵架、 250 mL 燒杯、10mL 量筒、500mL 燒杯、濾紙
四. 步驟
三. 材料與設備
1、若為果實:去皮、去籽,稱重 ( W1 ) ,榨汁,過濾取 100 c.c. → 加水稀釋至 100 mL → 為
" 果汁檢液 " 【 DF = 10】
若為果汁:取 25 mL 果汁 → 加水稀釋至 100 mL ( 樣品重設為 10 g )【 DF = 4 / 果汁濃度】
" 果汁檢液 " 【 DF = 10】
![]() |
果汁 |
![]() |
果汁 |
2、配 0.1 N NaOH 250 mL:1 克 NaOH → 溶於 250 mL 蒸餾水中
3、取 25 mL 果汁檢液,加入酚酞指示劑 2~3 滴,以 0.1 N NaOH 滴定果汁檢液至變色,記 錄滴定體積
![]() |
滴定前 |
![]() |
滴定後 |
x. 公式
食品中酸度 ( % ) =
滴定體積 * F ( 0.1 NaOH ) * O.A ( 有機酸換算值 ) * D.F / 樣品重 ( W1 ) * 100
O.A:
葡萄汁 ( 酒石酸 ) :0.0075
醋汁 ( 酒醋酸 ) :0.0060
柳橙汁 ( 檸檬酸 ) :0.0064
蘋果汁 ( 蘋果酸 ) :0.0067
O.A % = ( S-B ) * F * O.A * D.F / Swt *100
S:Sample
B = 0
F:力價 factor ( 因素 )
完美值 = 1
可接受範圍 0.9 ~ 1.1
O.A:有機酸 orgaric acil
D.F:稀釋因子 Dilution factor
Swt:樣品重 Sample weight
滴定體積 * F ( 0.1 NaOH ) * O.A ( 有機酸換算值 ) * D.F / 樣品重 ( W1 ) * 100
五. 結果
1. 0.1 N NaOH 滴定體積 31.6 mL
2. DF = 100mL / 250 mL = 4
OA = 0.0064 ( 橙汁 )
Swt = 10 g
有機酸量 = 31.6 * 1 * 0.0064 * 4 / 10 *100 = 8.1
8.1 / 4 = 2.025 %
![]() |
0.1 N NaOH 滴定體積 31.6 mL |
2014年5月8日 星期四
標準酸溶液的配製與標定
一. 目的
1、靈活運用當量濃度做正確的計算
2、溶液的配置以及滴定操作
3、了解標定(Standardization)的意義
二. 原理
酸溶液的配製方法是將大約體積的濃酸溶液西是到需要的體積,所以酸溶液的濃度難以配製的很精確,必須經過 Standardization 才能確定其正確濃度。
做為標定劑的鹼稱為 primary standard ,必須能夠精確秤重而且性質安定。
三. 材料與設備
碳酸鈉、濃鹽酸、甲基橙指示劑
滴定管、滴定夾及鐵架、 250 mL三角錐瓶 *2、10mL 量筒、500mL 燒杯
四. 步驟
1、以量筒取 20.8 mL 濃鹽酸 ( 再抽氣櫃進行 )
↓ 以蒸餾水依序加入 500 mL燒杯中
稀釋至 250 mL
![]() |
將濃硫酸稀釋 |
![]() |
蒸餾水、濃鹽酸 |
2、秤取碳酸鉀 0.100 g ( 分子量 138.21 )
↓ 加入 100 mL 蒸餾水
在 250 mL 三角錐瓶中,完全溶解,加入甲基橙指示劑 2~3 滴
![]() |
蒸餾水、碳酸鉀 |
3、以 0.1 N HCl 滴定碳酸鈉記錄滴定體積
X. 公式
鹽酸量濃度 N = ( 0.100 / 69.105 ) * ( 100 / 鹽酸滴定體積 )
力價 F = 實際濃度 / 理想濃度 = N / 0.1
五. 結果
1、鹽酸滴定體積:48.9 mL
2、鹽酸溶液隻當量濃度 N = ( 0.100 / 69.105 ) * ( 100 / 48.9 ) = 0.020 ( N )
3、F = 0.020 / 0.1 = 0.2
2014年4月27日 星期日
標準鹼溶液的配製與標定
1. 目的
定量分析實驗所需標準溶液之配製及標定其正確當量濃度。
2. 原理
- 定量分析上所使用的已知濃度之試藥溶液稱之為標準溶液(standard solution)。
- 標準溶液在配製時,常因藥品純度或吸濕潮解精稱不易,造成配製濃度不準;或貯存過程發生力價(factor)變動,因此必須使用一級標準品(1°standard或primary standard)來標定標準溶液之力價。
公式
3. 材料與設備
- 氫氧化鈉 ( NaOH )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0.1 g
- 鄰苯二甲酸氫鉀 ( KHP )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0.5 g
- 酚酞指示劑 ( phenolphthalein indicator ) -------------- 2 ~ 3 滴
- 蒸餾水
- 三角錐瓶
- 燒杯
- 定量瓶
- 滴定管
4. 步驟
(1) 將玻璃器具洗淨,倒立瀝水
(2) 配製 0.1 N NaOH ( 氫氧化鈉;苛性鈉 ) 250 mL
NaOH 固體 : 1 g
↓
溶於 100 mL 蒸餾水,攪拌至完全溶解
↓
加水至 250 mL
(3) 稱 " 0.4084 g " KHP ( 鄰苯二甲酸氫鉀 )
↓ 加 50 mL 蒸餾水至 250 mL 三角錐瓶中
攪拌至溶解
↓
加入 2~3 滴 酚酞指示劑
(4) 滴定管以"漏斗"裝入 0.1 N NaOH 液,滴定 0.1 N KHP 至變色為止
紀錄 NaOH 使用體積
(5) 重複步驟 3~4 兩次,帶入公式計算
5. 結果
( 0.4 / 204.23 ) x ( 1000 / 22.5 ) = 0.087 = N1
( 0.4 / 204.23 ) x ( 1000 / 20 ) = 0.098 = N2
( 0.4 / 204.23 ) x ( 1000 / 28.5 ) = 0.070 = N3
一. NaOH 的校正量濃度 = ( 0.087 + 0.098 + 0.070 ) / 3 = 0.085 ( N )
二. 力價 F = 0.085 / 0.1 = 0.85
6. 討論
1、請 google KHP 的特性,它是屬於一級標準品嗎 ?
ex : KHP 是一級標準品;特性:純度高、穩定性佳、易取得
2、滴定終點和當量點有何不同 ?
ex :
滴定終點:酸鹼指示劑恰好變色的瞬間
當量點 :酸的克當量數等於鹼的克當量數的瞬間
訂閱:
文章 (Atom)